灯光渐暗,人群散去,曾回荡着欢呼声的比赛现场,留下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满地狼藉中的一次性塑料水瓶格外刺眼。这并非个例,从群体赛事再到国际赛事,一次性用品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负担,早已成为大型活动难以回避的“后遗症”。

大型赛事的“绿色密码”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正式提出,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保持经济进步、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基于人类发展的三个相互交织的可持续性组成部分:社会、经济和环境。

目前,促进体育赛事和其他高影响力社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和机构的关注。国际奥委会、国际篮球联合会等体育相关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等非体育相关国际组织都开发了促进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在过往的体育赛事中,塑料瓶装水一直是主要的饮水供应方式。一场中型体育赛事至少会产生数以千计的塑料瓶废弃量。为迎接十五运的到来,经东莞挑战赛组委与国际篮联深入研究和积极筹备,在中国首次尝试引入全新的饮水解决方案,共创绿色发展新篇章。

组委会为运动员、裁判员、竞赛工作人员等发放专属的循环杯,赛事现场设置多个自助饮水点,方便球员随时补充水分。这一举措不仅大幅减少了塑料废弃物的产生,同时也为球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饮水体验。
小改变 · 大影响
可重复使用水杯系统的引入,看似简单的改变,背后却蕴含着深远的环保意义。首先是减少塑料污染,预计本届赛事将减少使用超过5000个塑料瓶;其次是资源高效利用,可重复使用水杯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远低于一次性塑料瓶;最后是培养环保意识,即通过国际赛事平台,向全球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相信,当更多人开始为环保迈出一小步,未来的赛事现场,或许将不再有塑料山的困扰,只留下欢声与绿意共存的美好记忆。

